各地日期和时间表示法
通用标准
编辑
ISO 8601确定四位数年份、两位数日月、两位数24小时制时分秒(yyyy-mm-dd,hr:mi:se)的表达方式作为国际标准。这一标准方便计算机进行自然排序,且可减少歧义,有利于跨国資訊交换。
欧洲
编辑
欧洲传统上流行日-月-年排序,但也存在匈牙利、立陶宛等特例。东欧一些国家传统上流行以罗马数字表示月份。
日月年
编辑
奥地利、德国、瑞士:dd.mm.yyyy;hr:mi:se Uhr(24小时制)
比利时:dd/mm/yyyy;hr:mi:se(24小时制)
克罗地亚:d. mmmm yyyy.,d. m.(罗马数字或阿拉伯数字)yyyy.;hr:mi:se(24小时制)
捷克:d. m.(罗马数字或阿拉伯数字)yyyy,dd.mm.yyyy;hr:mi:se(12/24小时制)
丹麦:d.m.yyyy,d/m-yyyy;hr:mi:se(24小时制)
俄罗斯:yyyy-mm-dd,d MMM yyyy г.(года,即“年”的首字母),dd.mm.yyyy;h:mi:se
英国:dd mmmm yyyy,dd/mm/yy;hr:mi:se,h.mi.se(12/24小时制)
年月日
编辑
匈牙利:yyyy. mmmm dd.,yyyy. mm.(阿拉伯数字)dd.,yyyy. m.(罗马数字)d.;hr.mi.se或hr:mi:se(12/24小时制)
立陶宛:yyyy-mm-dd,yyyy MMM d.,yyyy m. d.;hr:mi:se(24小时制)
亚洲
编辑
东亚国家与地区由于语言习惯而自然流行年-月-日排序,但阿拉伯数字表达传入时,也受到欧美影响,出现了其它排序写法。
中国大陆、香港、台湾、日本、朝鲜半岛等汉字文化圈区域,通用“yyyy年m月d日”的日期表示法,其中朝鲜半岛由于废除汉字而变成“yyyy년 m월 d일”。
中国大陆:yyyy-mm-dd;hr时mi分se秒;hr:mi:se(12/24小时制)
印度:dd-mm-yyyy;hr:mi:se(12/24小时制)
日本:yyyy年m月d日;hr時mi分se秒(12/24小时制)
韩国:yyyy년 m월 d일 오전(午前)/오후(午後) ,yyyy. mm. dd.;hr시 mi분 se초(12/24小时制)
臺灣:yyyy年m月d日,yyyy-mm-dd,yyyy/mm/dd;mm/dd;hr時mi分se秒;hr:mi:se(12/24小时制)
香港:dd-mm-yyyy,dd/mm/yyyy(英文),yyyy年m月d日(中文);hr:mi:se(12/24小时制)
美洲与大洋洲
编辑
美洲与大洋洲的日期时间排序受到殖民文化影响,但美国发展出了与欧洲不同的月-日-年格式。
澳大利亚:dd/mm/yyyy;hr:mi:se a.m./p.m.(12/24小时制)
巴西:dd/mm/yyyy;hrhmim;hr:mi:se(24小时制)dd-mm-yyyy,dd/mm/yyyy(英文),yyyy年m月d日(中文);hr:mi:se(12/24小时制)
加拿大:yyyy-mm-dd,mmmm d, yyyy(英文),d mmmm yyyy(法文);hr:mi:se(英:12/24小时制;法:24小时制)[1]
哥伦比亚:dd/mm(罗马数字)/yyyy;hr:mi:se(12小时制)
美国:mm/dd/yyyy,mm/dd/yy;mmmm dd, yyyy;hr:mi:se(12小时制)